2018-2019年多晶硅价格持续下跌,且国内硅料企业的产能逐步扩大,在价格和市场份额的双重挤压下,海外高成本硅料加速退出。
因此,技改的182组件产能不能输,新投的182硅片产能更是输不起。182技术本身没什么问题,但目前210产品线已经逐渐成熟并丰富,应用场景多样化,在市场上也开始大规模应用,需求和产能同步扩张。
210组件早已于1年前走向市场并受到强烈认可;据PV-InfoLink数据显示,预计2021年底210电池产能预计超172GW,210组件产能超120GW,远超其他尺寸电池和组件强大的市场需求和行业趋势显而易见。(详见文章《210超高功率组件工作温度优势研究》)210大电流接线盒可靠性风险高?大电流组件并不会沿用老一代接线盒,新的接线盒技术已投入使用。210大电流组件线损高影响发电量?是有影响,但所言片面。另外,在大型地面电站建设时,组件的安装费用通常以元/块计量,高功率组件在安装费用上反而可能会更具优势。182作为承载大量早期产线产能的终极产品,想要保持住市场份额,这是不可承受之重。
在这种巨大的压力下,182产品诞生,以使得部分较新的166产能可以迅速转向182,尽力实现单片组件500W+,缩短与210的差距;同时大量M10以下硅片产能也得以喘息因为182硅片也是早年100-110cm直径的拉棒炉的终极尺寸。但当210硅片和电池的良率和产出进一步提高,210组件的成本进一步降低达到与182同样水平,甚至比182更低的时候,210将是市场唯一的选择。一方面可以对太阳能电池起到保护作用,增加光伏组件的使用寿命。
由于硅料环节扩产需1-2年,故未来硅料产能确定性很强。光伏产业链中游:光伏电池太阳能电池主要包括晶硅电池和薄膜电池,靶材主要应用于薄膜太阳能电池的背电极环节以及HIT(异质结)电池的导体层。需要满足项目地的各项标准。2012 年,中国为应对美、欧双反调查、加大光伏应用补贴力度,发布《太阳能发 电发展十二五规划》,并于 2013 年 7 月正式发布《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 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电价补贴标准和补贴年限。
不少业内人士预测,2020年应用单晶技术的产品市占率有望超过90%。京运通最近也披露了78亿元的硅片供货合同。
一般而言,晶体硅光伏组件使用超白压花玻璃或超白加工浮法玻璃。产业链结构光伏产业链可分为硅料、硅片、光伏电池片、光伏组件、光伏系统五个环节。通威是连续三年成为全球产能及出货量第一的独立第三方电池企业。在内循环中,光伏发电作为可循环能源,可以保障能源供给。
回顾最近一段时间的技术热点,可以看到,大硅片、异质结、颗粒硅纷纷受到追捧,光伏行业正处在不同环节多种技术路线交织、变革的时期。多晶硅电池成本低,但其转换效率低于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对于明后几年确定性较高的领域,光伏是明年值得高度关注的细分方向之一。中游包括光伏电池,光伏组件(玻璃,支架等)以及逆变电器环节。
与此同时,美国、欧洲在 2011、2012 年相继对 中国光伏产业发起双反调查,致使光伏行业整体打击惨重,2012 年全球光伏 新增装机量首次下滑。硅料产能周期已过,且20年产业链价格大跌,降低硅料厂商扩产意愿,20年新增仅东方希望3万吨,协鑫2万吨,同时海外预计退出约10万吨,21年扩产除了通威8万吨(年末投产,还需考虑爬坡,对当年产量无贡献),没有其他新增产能。
伴随光伏工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 改善,光伏发电在很多国家已成为清洁、低碳、同时具备价格优势的能源形式, 光伏开始进入全面平价期,全球光伏市场有望将开启新一轮稳健增长。行业所处阶段光伏产业兴起于欧洲,后发动力在中国,平价市场在全球。
目前靶材主要用于太阳能薄膜电池领域,而HIT作为PERC(钝化发射极及背局域接触电池)未来的替代技术,有望实现大规模量产,从而带动靶材需求。光伏玻璃产业高度集中,福莱特与信义光能市场占比约为58%,是光伏玻璃的领域的寡头,竞争优势明显。就硅片环节来看,虽然市场仍在争论到底是182硅片更好还是210硅片更好,但大尺寸硅片已经成为市场共识。可以说,电池环节的技术路线切换会带来一波新的浪潮,这足可以媲美单晶取代多晶的浪潮。对于新势力企业而言,实现弯道超车的原因主要就是把握住了大硅片技术的切换周期。2008-2019年,我国多晶硅产能和产量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48.80%和36.67%,多晶硅原料的供应已经不再是光伏太阳能产业发展的瓶颈。
如果时间退回到去年,硅片市场还是隆基股份与中环股份双寡头的天下,但是到了今年,硅片新势力企业陆续崛起。在全球来看,目前美洲地区依旧是光伏跟踪支架的主要市场,占全球跟踪支架需求的一半以上。
光伏支架投资成本低,CPIA预测2020-2025年我国固定式光伏转动区分为固定支架和跟踪支架。十四五期间光伏新增装机量将达到约358.4GW,年均约71.7GW, 比十三五期间年均装机量增长约78%,光伏全产业链各个环节如分布式光伏、BIPV、光储一体化等项目将迎来加速发展期。
单晶技术出现后,与多晶之间的转换效率高下立判,但在初期,单晶面临成本高的问题,随着产业链不断努力,单晶成本降低,对多晶的优势逐步确立。一文读懂光伏行业投资方向。
欧债危机导致欧洲各国政 府开始大幅降低光伏补贴,光伏投资收益率下行导致下游需求减少,早期行业上游快速扩张进一步加剧供需失衡。行业概况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太阳能发电的重要分支,主要是指利用太阳能电池直接将太阳光能转化为电能,而太阳能电池通常是利用半导体器件的光伏效应原理进行光电转换。中国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规模化应用起于2009年的金太阳示范工程和光电建筑应用,分布式受到国家重视,除了它灵活多变的形式外,分布式光伏主要在用户侧的优点越发凸显。按照光伏电池片的材质,太阳能电池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包括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另一类是薄膜太阳能电池,主要包括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碲化镉太阳能电池以及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等。
光伏行业景气周期在路上。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按照生产工艺不同可分为硅片涂覆型太阳能电池以及PVD工艺高转化率硅片太阳能电池,其中硅片涂覆型太阳能电池的生产不使用溅射靶材。
光伏行业发展至今, 主要经历了 4 个阶段:发展初期2004-2010年:新增装机量年复合增速达81.0%,主要发展地在欧洲各国。事实上,技术变化不断带动了电池企业的洗牌与集中度的提升。
光伏组件--光伏支架:光伏支架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为了支撑、固定、转动光伏组件而设计安装的特殊结构件。光伏玻璃可分为三种主要类型:超白压花玻璃、超白加工浮法玻璃及透明导电氧化物镀膜(TCO)玻璃。
成长期 2014-2018 年:新增装机量年复合增速达 22.1%,主要发展地在中国异质结电池具有高效率、低衰减和低温度系数的优势,很可能是下一代主流电池技术。整理国家能源局和光伏协会的消息,可以预计十四五期间(2021年-2025年),国内年均新增光伏装机规模约为70-90GW,行业的总装机量即将迎来一个爆发式的增长。晶硅电池相对于薄膜电池起步更早、效率更高。
光伏玻璃产业高度集中,福莱特与信义光能市场占比约为58%,是光伏玻璃的领域的寡头,竞争优势明显。由于硅料环节扩产需1-2年,故未来硅料产能确定性很强。
光伏逆变器:目前国内逆变器、跟踪支架厂商在全球份额仍远不及光伏中游环节70-80%的市占率。光伏产业链中游:光伏电池太阳能电池主要包括晶硅电池和薄膜电池,靶材主要应用于薄膜太阳能电池的背电极环节以及HIT(异质结)电池的导体层。
光伏支架需要在特定环境下长期使用。光伏产业链上游:原料高纯度多晶硅材料硅料作为产业基础原材料,早期曾被国外封锁,2013年后在光伏产业政策的持续驱动下,国内多晶硅厂商技术突飞猛进、生产成本大幅下降,我国多晶硅行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